近期,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在国际场合上公开赞扬中国为“反帝反殖民”事业作出的贡献翻乐股,并高调“向中国致敬”。这番言论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国际媒体关注,尤其是在上个月印尼刚刚对美国贸易施压让步的背景下,这样的表态就显得尤为耐人寻味。这究竟是印尼真心实意地拉近对华关系,还是出于更复杂的战略考量?中国必须对此保持清醒。
一个月前刚对美“低头”,如今高调“致敬中国”
时间回到不久前,面对美国拟征收高达32%的“对等关税”,印尼政府表现得相当务实,选择主动妥协,以“推动谈判尽快达成”为由换取60天缓冲期。表面看,这是典型的经济层面的让步,但实质上却藏着更深的博弈。
印尼的真实目标,是借助对美妥协为代价,换取美国对其在能源、矿产等关键领域的支持。例如,以液化天然气采购为交换条件,争取美方投资其镍矿项目,借此推进本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跃升。与此同时,印尼还积极参与了由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这一平台本质上就是华盛顿牵头在亚太重构供应链、牵制中国影响力的工具。
从这一点看,印尼在中美之间从未真正“选边站队”,而是以典型的“战略摇摆国”姿态,在中美之间左右腾挪,谋求最大国家利益。
普拉博沃“举旗”背后的地缘政治盘算
普拉博沃此次“盛赞中国”,绝非突如其来的外交辞令,而是有迹可循的战略操作。自2024年初就任以来,普拉博沃已两次将中国作为首访目的地,签下总额超百亿美元的经济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巨型海堤”等国家级工程,并借助中方力量巩固印尼基建体系。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印尼共建的雅万高铁项目,它已成为东南亚区域互联互通的象征,也是在“美国缺位”的背景下,中国在本区域硬实力的典型代表。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印尼始终奉行“双轨战略”——经济深度依赖中国,军事和安全则紧贴美国。换句话说,雅万高铁是中国的“样板间”,但印尼空军的训练体系和军购计划,却依旧大量仰赖美系标准。这种看似矛盾的策略翻乐股,正是其不断放大地缘价值的惯用手法。
所以,这一轮“致敬”更多是精准投放的信号弹,尤其是在以下几个节点交汇的关键时刻。
节点一:缓冲期将尽,印尼借中施压美方
正如前文所提,印尼此前因对美“对等关税”表态主动让步,换来两个月的谈判缓冲期,如今距离60天大限已近。在美国经济本身正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之际,印尼此时借对华“示好”,无疑是在向美方释放信号——印尼并非非得站在美国这边,它完全可以转向中国,进一步绑定中方资本与技术,以此逼迫美方在关税谈判中让出更多利益空间。
节点二:南海格局微变,印尼抬高筹码稳位
地处南海门户的印尼,本身虽非争议核心当事方,但其海域重合区与中国九段线有潜在摩擦,加之其拥有“纳土纳群岛”等争议地理点,印尼在南海议题上一直是美方拉拢的重要对象。
在这个敏感位置上,印尼的态度若明显倾向中国,无疑将打乱美国在南海构建的“准联盟”节奏。因此,普拉博沃“举旗”中国,就是在用地缘重要性向美方要价,一旦美方示弱,他便可继续以“平衡者”身份游走于中美之间,继续扮演“谁给好处就靠谁”的聪明角色。
节点三:东盟多边会议临近,印尼欲借势拿筹码
眼下,“中国-东盟-海湾国家三方峰会”即将召开,印尼此番言论也不排除是在多边会议前抢占道义制高点,为自己在会议中争取更多来自中方的投资与合作资源。通过积极释放“反帝、反殖民”姿态,向中国靠拢的同时,也可争取在技术转让、大型基建、绿色能源合作等领域优先获得中国“绿色通道”。
要知道,在整个东盟内部,印尼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是天然的“东盟老大”,而中方也希望通过印尼牵动东盟整体态势。因此,这种高调致敬,可能也是普拉博沃精算下的“博弈式亲近”。
必须警惕:印尼“友好表态”背后的现实制衡
中国无疑应当欢迎印尼在国际场合公开表达对华善意,也应重视两国多年来在经济、基建领域的实质合作成果。但同时也要清楚,这种“赞美”并不意味着印尼会在关键战略议题上彻底倒向中国。
相反,印尼此举更可能是为了在大国博弈中持续走钢丝、增强自身战略回旋空间、提升对外议价能力。面对这样的国家,中国在推动合作时,更要保持战略警惕,防止在政治表态的“糖衣”下承担更多不对等义务或被“战略绑架”。
合作要深入,警惕也要同步
印尼此番“致敬”,从外交辞令层面看,确实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甚至全球南方国家中的话语权与正当性。但若轻信其表态,而忽视背后的战略算计,恐怕只会在中美博弈的大棋局中,让中国陷入“越出力越被动”的局面。
合作必须建立在互利基础之上翻乐股,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当“老好人”。对印尼这样的“多边下注者”,中国既要给予尊重与善意,也需保持战略清醒,避免落入“温水煮青蛙”的陷阱。只有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地缘棋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九龙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