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广州市天河区获悉丰益国际,2024年,天河区低空经济产业实现营收超50亿元,同比增长超30%,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区2779项低空经济专利构筑起创新“护城河”,相关专利数量居全市第一,创新活力澎湃涌动。
当下,广州正全力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作为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本月月初的广州市低空经济推进会上,释放强烈信号:广州视低空经济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变量,欲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引擎。这是广州年内首次为单一产业召开如此高规格会议。
瞄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天河区正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生态优化升级。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协同,共筑低空产业链生态圈;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应用场景落地,从产业孵化到市场拓展,低空力量携手高飞,助力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
有冲上云霄的“志气”,更有产业领飞的“底气”。未来,天河“低空之翼”,如何翻山越海,飞向全球?
何以领飞?
多个“第一”,集聚天河
近年来,低空经济的热度持续攀升。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大城市纷纷抢滩这一“黄金赛道”,竞逐数万亿级别市场规模新蓝海。
在天河区,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已集聚5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2024年营收规模超50亿元(不含三大运营商),低空经济呈现“硬核带动、多强支撑、小精接续、梯度发展”的良好格局。
多个“第一”集聚,让天河在低空经济领域率先展翼,“飞”在前列。
低空经济创新研发实力全市领跑——专利密度是产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据统计,天河区低空经济相关专利数量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超过50%。43家持有低空经济相关专利的市场主体及科研机构共有专利2779项,总数全市领跑。
作为广州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最强大脑”,天河区拥有多家获科技部批复成立的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其他相关科研平台。
这些科研机构专注领域各异,涵盖低空飞行器设计与人机交互、无人机运动及控制、通信感知一体化、农业低空定量遥感等方向,为低空经济产学研联动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低空经济“第一梯队”持续“领飞”——集聚全球最大的农业无人机企业极飞科技、全球首个获适航“三证”的亿航智能等低空经济“全球独角兽”企业,拥有多家数字低空企业、低空场景运营企业丰益国际,天河区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天河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河区低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低空航空器整机及系统研发。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两大领域,天河区均有核心企业,包括亿航智能、极飞科技、南方测绘、成至智能、大道科技等。
如何蓄势?
全链贯通,创新示范
如何“蓄势而飞”?天河的答案是全链贯通,创新示范。
早在多年前,在天河,一批企业便瞄准这一赛道默默耕耘。
“早在2015年,集团就成立了专门的无人机技术公司,开始了专业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并应用到专业的测绘和巡检领域。现在,我们结合自有的智能超算中心,将快速三维重建和智能AI识别作为核心能力。”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向高照说。
这就好比给低空应用装上了“智慧大脑”,使得低空系统不仅“能看”,还“能算”“能判”。他介绍,如今,这套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已经在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应急管理、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
产业上游创新策源能力突出,中游细分赛道头部企业多。如今,在天河,更多低空新势力正在多个细分领域“出圈”。
“2013年,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从事低空测绘无人机系统研发和制造。”大道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琼表示,将力争2025年完成2-3款标准产品量产准备,研发和制造都将继续扎根天河,并作为整机开发和制造企业拉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
一条融合创新策源、研发生产、应用保障的产业生态链正在天河加速形成。
在向高照看来,从产业链角度看,天河区拥有完善的低空产业生态,“这里汇聚了众多科研机构,为我们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同时,区内还有一批优秀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纵向的全链贯通和横向的协同效应。”
成立18年来,极飞的智慧农业科技产品已应用于70个国家和地区,研发专利申请总数已经超过41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1900项,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专利数量遥遥领先。
“天河用一条完整而紧凑的产业链、一套敢为人先又细致入微的营商环境,帮助极飞科技能够在这里专注技术创新技术迭代、减少人才招聘难度。”极飞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飞好,更要飞远
万亿风口,冲上云霄
2025年央视总台春晚零点倒计时前,EH216-S双机与广州塔、珠江新城天际线同框的画面惊艳亮相,更是展现了中国低空经济最具标志性的场景之一。
以珠江为砚,以蓝天为纸,合利智能打造的全球首条城市CBD eVTOL航线,在超高层建筑密度全球前十的珠江新城CBD,实现了载人级eVTOL的常态化飞行,累计飞行近500架次。
“合利智能是2019年在天河区孕育诞生的,从初创到成长,我们的成长足迹和高光时刻都在天河。”合利智能执行总裁邹一沛表示。
对于低空经济产业链下游而言,应用场景等服务保障基础尤为重要。在邹一沛看来,天河区在低空观光、物流配送、城市巡检、高端商务等方面的应用条件和场景资源丰富,并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率先“起飞”,天河扎实的产业基础,也助力企业在万亿的广阔空间里“领飞”。
天河区作为广州的经济大区、创新强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些因素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拓展特色低空应用场景,天河亦有独特优势——拥有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线、珠江航道等景观资源优势,聚集了全市最密集的高净值商务人士,在旅游观光、空中交通、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低空经济应用领域非常广阔。
天河区还聚集了众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主体众多,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形成了天河区低空经济生态圈。
如何充分激发低空经济潜力?瞄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近年来,天河持续对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建设、人才培育、金融支持、生态构建等支撑,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充分激发低空经济潜力,让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
政府搭台,链上联动。今年1月,天河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建起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目前,天河区正加紧制定关于天河区促进低空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大力提升低空装备技术水平、支持拓展低空场景应用、加大低空人才招引培育等方面进行赋能,与市级政策形成‘分层互补’的立体化扶持体系,推动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天河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郭苏莹
摄影:吴伟洪丰益国际
九龙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