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迎客松配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了“广东知识产权国际研习营”一行到黄埔穗东开展研学活动,活动上来自美国、法国、亚美尼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60余名学员,涵盖高校学生、律师、企业法务等知识产权相关领域青年人才,通过参观广州海事博物馆及与黄埔“波罗粽”非遗传承人一起包粽子等方式,体验了千年海丝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扩大了海丝文化的影响力。
据悉,2025年广东知识产权国际研习营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际性专业活动,旨在促进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黄埔区的穗东街道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古称扶胥镇,从扶胥古港出发的“广州通海夷道”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辖区内有南海神庙、广州海事博物馆等多个海丝文化场馆,拥有深厚的海丝文化底蕴。
迎客松配资
活动上,研学营一行参观了广州海事博物馆《七海扬帆》展,他们对中国的造船技术特别是馆内丰富的藏品赞叹不已。学员Lee Choi Wan表示,广州海事博物馆的西村窑青白釉凤首壶让他大开眼界,壶顶的凤首造型源自波斯萨珊王朝,腹部浪花纹则是传统的中国造型,它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艺术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外文化交融的见证。在参观完广州市海事博物馆后,研学营一行来到了穗东街道非遗传承工作室。穗东街道的“波罗粽”非遗技艺传承人陈玉彩向大家介绍了“波罗诞”和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室,并手把手指导国际友人包粽子。
下一步,穗东街道将依托“广东知识产权国际研习营”知识产权专业高地及国际影响力,助力推动街道“波罗粽”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撰文:张晓晨
通讯员 许长征迎客松配资
九龙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